【不能忽略的創意「醒酒」階段。】
今天要來解答這被問無數次的問題 — 我們團隊如何進行創意發想?當然每間公司、不同團隊適合不同的作法,不過我們針對大型專案的發想流程經歷了好幾次調整,就當跟大家分享我的血淚經驗吧。
1. 先讓創意「醒酒」。
很多人在發想會議開場就直接問:「大家有什麼點子嗎?」這樣很容易只會得到一堆「外在形式」,也就是 "HOW":用什麼手法說故事?但一個創意的誕生,更重要的是「內在思想」 :"WHY":找到驅動目標客群的原因,知道要對他們說什麼故事。
在拿到客戶的 brief 後,我們會先有一次幾乎全團隊參與的會議,根據客戶提出的目標客群、品牌訴求、輔助數據 ... 每個人提出自己對這個主軸的「生活經驗」,舉個例子:客戶希望我們規劃「母親節送禮」的 Campaign,大家就會先不斷丟出自己跟媽媽之間的小故事:小時候跟媽媽最愛吵什麼、現在多常回去媽媽家蹭飯、哪些話媽媽總是掛在嘴邊 ...
然後我們就發現了 — 廣告告訴我們母親節要送保養品、要送按摩椅 ... 但我們其實說不出媽媽「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下班後的興趣是什麼、她喜歡喝酒還是咖啡、她週末會不會去逛美術館 ... 媽媽除了「媽媽」的角色,她也是一個人。所以我們最後發展出了 Pinkoi 「那位女孩」專案(https://socialdon.group/thatgirl),用團隊成員媽媽成為媽媽之前的故事,引導大家對「了解她,才能送她真正想要的」這個訊息產生共鳴。
我把這個階段稱為 — 創意發想的「醒酒」階段。引導創意人開始把腦袋中的生活經驗、故事 ... 通通倒出來,接觸外界空氣、接觸其他人的想法,因為是講自己的經驗,也比較不會遇到腦袋當機的狀態,讓創意人有時間把腦袋轉速逐漸拉高。
2. 「群體討論」跟「獨想」必須兼顧。
一個人思考很難激盪出好點子,但一堆人一起討論通常太發散、很難把創意的可行性、所有環節想清楚。通常我們開完一次群體討論會議後,會進入「獨想」階段,讓主導專案創意的 PM 先自己沉澱、根據大家討論出的核心想法,先把 idea 跟 campaign 規劃整理出雛形。下次群體討論會議時則由 PM 跟大家分享整理完的 campaign 規劃,然後讓所有人再次針對目前的規畫給予各種延伸、調整建議、甚至打掉重練,而這樣的過程會來回數次。
像我個人很習慣半夜一個人在社區的步道上來回散步,一邊看討論會議紀錄、一邊自己靜下來整理思緒,來回檢視目前點子的銳利度。
3. 為發想會議打造好場景。
發想會議的自在感很重要。我們團隊會坐著、站著、趴著、躺著 ... 參與會議,有人會開筆電、滑手機、有人翻書都無所謂。創意人是很細膩的,要求大家坐姿筆挺、強迫每個人輪流發言、硬是要走流程明確嚴謹的討論流程,反而大家搔破頭都沒想法。一場成功的創意發想會議,必須討論本身就很有趣,讓大家興奮地主動參與。
雖然聽起來很玄,但是討論時看著具體的產品、實際觸摸產品、品嘗產品 ... 真的會把創意人的「五感」都打開。我們討論服飾品牌的案子時,整個會議空間就會擺滿各種衣服;在想威士忌的案子時,就是會在大白天一邊開會討論、一邊喝威士忌,你必須讓整個團隊沉浸在「完整的產品體驗」中。
我自己雖然不喝酒,但我的團隊夥伴們不少愛酒份子,這次收到朋友寄來的浪雲醇酒器和醇酒針,我們立刻在一場實際內部討論會議中開了一瓶紅酒和一瓶威士忌試用(是想一個獨立樂團的專案,配酒喝夠合理吧!) — 浪雲醇酒器能透過錫和,短時間去除酒中苦味、減緩嗆辣感,香氣也會被強化,根據同事的說法:真 的 有 差。而且工藝設計質感絕佳,看著也是賞心悅目。
現在醇酒器就放在我們辦公室裡,我就直說了:歡迎所有來我們辦公室開會或玩的朋友們一起來實際測試,我會親自幫你倒酒,絕對認真。
用一杯覺醒過的酒,等一個好的靈感覺醒吧!
— 敬所有等待靈感的創意人。https://socialdon.group/liquorperfection
#創意 #廣告 #行銷 #靈感 #會議 #討論 #酒 #醒酒 @woo.collective #品酒 #紅酒 #威士忌 @ 只要有人社群顧問